据广药集团方面透露,其大医疗板块目前正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暨南大学华侨医院等开展广药白云山AI床垫的科学医学专项研究。
今天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肝炎已超过HIV成为全球首要健康威胁之一,每个人一生中应至少进行一次肝炎检测!”在越南举办的罗氏感染性疾病国际研讨会(IRIDS)上,全球消除肝炎联盟负责人John Ward博士指出,在亚太地区,死于肝炎的人数每年达100万,比死于HIV/AIDS的人数高出三倍,占全球肝炎死亡人数的63%。如果人们能够尽早接受检测和治疗,我们可以避免许多肝炎引起的死亡。
肝炎感染可预防,但相当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肝炎
肝炎通常被称为“沉默的疾病”,在感染病毒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旦出现症状,许多患者就会发展为肝癌,其预后不良,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据统计,在2.54亿乙型肝炎患者中,86%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97%没有得到治疗。在5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中,63%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型肝炎,且有80%没有得到治疗,而目前丙肝已经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记者在会上获悉,全球多数肝炎病例发生在亚太地区,感染人数约9460万。此外,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中低收入国家更为普遍,超过80%的HCV感染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主要原因包括中低收入国家的公众对传播风险的认知不足、医疗基础设施薄弱,进而影响了筛查、诊断及治疗的充分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贫困、缺乏教育和获得减少伤害服务的机会有限,导致注射吸毒愈加普遍,以及使用未经消毒的设备进行输血和注射、抗病毒治疗机会有限,这些共同构成了HCV流行的复杂背景。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John Ward博士强调,肝炎负担既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机遇,因为肝炎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采取行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亚太地区肝病联盟负责人Roberta Sarno则认为,亚太地区的肝炎防治情况并不理想,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多数国家尚未制定一个全面或充分的国家行动计划。此外,中低收入国家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消除肝炎的成本很高,但数据显示,这一成本远低于不采取任何行动。
鉴于肝炎对人类健康构成的严峻挑战,这一问题已吸引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积极应对与行动。2016年,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决议。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同年发布了《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该战略将消除目标定义为从2015年到2030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降低90%,死亡率降低65%。虽然各国已采纳WHO指南,但病毒性肝炎治疗尚未转变为一种公共卫生方法,可负担的简化治疗方案有限,特别是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因此执行工作仍然滞后。
防治肝炎,早期检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肝炎的直接和间接医疗成本是巨大的,不采取任何行动比实施肝炎检测计划和治疗的成本要高得多。”Roberta Sarno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检测,然而仍有大量人群未进行检测,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罗氏诊断亚太区委托开展的一项亚太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3个区域市场开展的一项调研发现,“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是不进行乙肝和丙肝检测的首要原因,超过1/2的患者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超过50%的人对肝炎有基本的了解,但超过30%的人未接受检测、不打算预约检测和/或不确定是否检测。
肝炎检测和治疗可及性不断提升,是什么阻止着人们进行检测?
调研认为,过去几年开展的许多肝炎认知宣传活动,虽然帮助提高了公众认知度,却仍未能从行动上推动肝炎检测和治疗,尤其是肝炎高危人群,包括HIV患者、男男性行为者以及有犯罪行为史的人群,如吸毒者或刑满释放人员。然而,因为害怕被贴上“活该”的标签,多数人不愿意接受筛查。社会舆论态度与忌讳不仅阻碍人们去检测,也加重了对疾病保持沉默的不良文化风气。
与会专家认为,与肝炎相关的社会污名化是人们不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中东和一些亚太地区国家,感染肝炎可能导致就业受阻,对这些地区的许多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调研报告显示,90%调研地区的受访者认为吸毒者、性活跃者和酗酒者“活该”得肝炎。社会对肝炎的污名化和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该疾病及其传播途径的认识。“而实际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病毒,通过输血、用受污染的针头注射以及共用受污染的牙刷或剃须刀传播。共用餐具、香烟或电子烟等不会传播肝炎。”John Ward博士解释道。
记者从大会了解到,针对病毒性肝炎,大多数国家现已制定全国检测计划、政策和策略,并采纳了WHO关于在公共领域扩大病毒性肝炎检测和诊断的指南。超过70%的WHO重点报告国家已采取全国性病毒性肝炎检测方法。60%的报告国家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全国性病毒性肝炎检测方法或投资案例,以扩大病毒性肝炎检测的可及性,而几乎所有报告国家均有针对重点人群的全国性病毒性肝炎筛查策略。
WHO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联合使用疫苗、诊断检测、药物治疗和宣传教育等,到2030年,中低收入国家估计可避免450万例过早死亡病例。与会专家呼吁,早期检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全球实现2030年消除肝炎的目标。
中国肝炎防治成绩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中国防治肝炎的成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全球消除肝炎联盟负责人John Ward博士在接受南都记者独家访问时对中国在肝炎防治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
作为肝炎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2014年已经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降至0.32%,提前实现了WHO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教授介绍,中国肝炎防治成就显著,通过将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实现了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接种率达到90%以上。同时实现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全覆盖,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免费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儿童肝炎的发病率,也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正式启动2030年消除丙肝危害的战略,加快新药研发步伐。
为进一步防治肝炎,中国采取了更为实质的行动。“中国每年都有众多新药通过谈判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以2023年为例,共有126种新药加入医保药品目录,其中不乏肝炎治疗的前沿药物。同时,药品价格的大幅下调,是医保改革的一大亮点。”卢洪洲教授指出,纳入医保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高达60%,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新技术的应用如丙肝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更早发现HCV感染,还可避免单抗体检测导致的漏诊。而在乙肝方面,尤其是使用(电)化学发光等新技术进行筛查,这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进而推动治疗率的提高。”卢洪洲教授表示,快速检测技术的进步也提供了更经济、简便的方法来检测HBV和HCV感染以及监测治疗反应,包括使用干血斑、口服液、自我检测等替代采样方法。不仅肝炎的筛查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药物疗法的迭代升级更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愈前景。乙肝治疗药物以及丙型肝炎治疗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新药研发使得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显著提高,这些进步在肝炎的早期发现、治疗有效性、患者安全性和治疗可及性等方面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接种疫苗并非一劳永逸
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也必不可少。在肝炎防治的道路上,不少公众仍存有误区,不仅妨碍了疾病的及时识别,还可能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卢洪洲教授指出,当前大众最常见的误区之一是轻视肝炎的严重性,将其视为小病而不予重视,殊不知肝炎若不及时诊治,可能演变为肝硬化乃至肝癌。此外,不少人认为只有症状明显时才需要就医。而实际上肝炎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被忽视,从而导致许多病例变为“偶然发现”。“还有一个误区是对肝炎的传播途径有误解,担心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会传播肝炎病毒,而忽视了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血液、母婴传播等。”卢洪洲教授表示,不少公众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一劳永逸,忽视了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有患者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或高昂的治疗费用,导致延迟治疗,错失最佳时机。为此,卢洪洲教授呼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肝炎的认识,明确肝炎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此外鼓励主动筛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以及有不安全性行为、吸毒史的人群。希望通过政府、媒体、公众的努力,有效提高公众的肝炎防治意识,促进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肝炎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罗氏诊断亚太地区发起的消除肝炎行动计划的视频,主题为“每个人都应接受肝炎检测”。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宁玉燕正规炒股配资平台